“一个好汉三个帮”——状元建工的创业之路,用热爱与坚持筑梦绵阳

2025-07-22 11:08 未知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绵阳建筑行业的版图上,有这样一家企业,成立仅五年,却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他们的团队不算庞大,却有着三位核心创始人并肩作战的温暖故事。

这,就是四川状元建工有限公司,一家用热爱浇灌事业、用坚持抵御风雨的本土建筑企业。​

2020年盛夏,马小飞与另外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站在涪城区跃进路的写字楼前,望着刚拿到的营业执照,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彼时,建筑行业正值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人入局面临重重挑战,但三人心里揣着同一个信念:“建一栋楼,树一座碑,留一片情。”正是这份对建筑事业的纯粹热爱,让他们一拍即合,开启了创业征程。​

创业初期的艰难远超想象。

资金短缺、资质不足、项目难寻,像三座大山沉沉压在肩头。马小飞至今还记得,为了拿下第一个像样的项目,三人连续一周泡在工地上,白天顶着烈日勘察场地,晚上挤在租来的小办公室里修改方案,饿了就啃面包,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那时候最怕的不是累,是看到伙伴眼里的疲惫。”马小飞常说,每当想打退堂鼓时,另外两个小伙伴总会笑着递上一瓶水:“我们再试一次,这次肯定得行!”​正是这份“不放弃”的劲头,让状元建工在2021年迎来了第一个里程碑——绵阳南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二期)采购项目。

这是公司首次承接教育类工程,三人深知责任重大。从设计方案到材料选购,他们全程亲力亲为,光是为了让文化墙的色彩更贴合孩童的视觉感受,就带着样品跑了好几家学校征求师生意见。当看到孩子们在焕然一新的校园里奔跑欢笑,三位创始人站在教学楼前,第一次感受到“建筑不止是钢筋水泥,更是承载梦想的容器”。​

创业路上从没有一帆风顺。

2022年,公司曾因一个项目的临时变动陷入困境,前期投入的资金面临打水漂的风险。

那段时间,马小飞三天足足瘦了五斤,另外两位伙伴默默扛起了更多责任:一人带着团队重新对接客户,一人通宵研究政策寻找转机。“我们仨有个约定,再难也不把压力甩给员工。”

这份担当,让团队凝聚力愈发强劲。熬过寒冬,2023年的两个项目成了最好的回报:1月,中玖高科产业园的钢结构板房施工,他们用45天完成了常规60天的工程量,提前交付赢得甲方点赞;2月,承接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中子散射大厅局部改造工程,面对高精度施工要求,三人带领技术团队反复推演方案,最终以零误差通过验收,让“状元建工”的名字首次与顶尖科研机构产生交集。​

如今的状元建工,已拥有24名注册建造师,拿下建筑二级、市政公用二级等多项资质,2024年更是以17个中标项目刷新纪录。

在他们三人的手机里,都珍藏着一张照片,是他们刚拿到营业执照拍下的执照文本,因为,那天,是他们梦想启航的日子,是值得他们铭记的日子,每当遇见“拦路虎”,他们都会凝视照片,思考解决方法,公司俨然已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部分。

从南街小学的文化墙到中物院的科研大厅,从钢结构板房到中子散射实验室改造,状元建工的每一个项目都刻着“热爱”与“坚持”的印记。

马小飞说:“建筑会老去,但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热情不会。”正是这三个平凡创业者的并肩前行,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老话有了鲜活注脚——在绵阳这片热土上,总有一些人用初心对抗风雨,用抱团取暖的力量,把平凡的日子,建成了值得骄傲的模样。

通讯员:李端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