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大学生三下乡团:实践旅游业和产业扶持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2022-08-12 09:17 未知

打印 放大 缩小

成都彭州旅游业实践探索: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府特派第一大队”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成都市彭州宝山旅游基地、小鱼洞开展了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交流访谈、参观基地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直面问题、瞄准重点、精准施策,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一、调查背景

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原大宝镇)宝山村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龙门山中段的大山区,获评博鳌文创论坛“最值得期待旅行目的地”和“中国健康小镇”、四川“特色气候小镇”、“熊猫生态小镇”等称号,所有村(社区)被评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

小鱼洞镇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用一年多的时间,2017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00余万元。

二、实践过程及方式

旅游引领,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

7月8日,特派小队在宝山旅游基地集合,前往宝山文化中心。抵达后,队员们联系到当地相关负责人咨询宝山旅游业发展,负责人详细地讲解了基地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宝山村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

图为成都市彭州市白水河宝山村政府前 代飞洋摄

宝山村按照“一心、四区、两环、三带”的旅游规划,推进“一花一叶”生态景观工程。因此,宝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2017年,宝山村拟申报创建省级“四好村”。

图为成都市彭州市宝山村文化中心 代飞洋 摄

7月11日,特派小队又来到小鱼洞镇熊猫馆,联系馆内工作人员,询问熊猫馆的发展经过。小鱼洞作为少数存在野生大熊猫地区,合理利用了自身特色,建立各种大熊猫有关旅游地。小鱼洞的竹类产品丰富,每年春天,小鱼洞镇有专门的“春笋节”,游客可以在此挖竹笋,听竹海涛声。

图为成都市彭州市小渔洞镇熊猫博物馆内风光沙盘 代飞洋 摄

深入思考,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特派小队切实体验乡村振兴成功,观察调研旅游业为人民带来经济效益,生活便利。1966年因工负伤的贾正方,双眼几乎失明,但是他带领全村百姓因地制宜,一步一个脚印让宝山资源变成资本,实现了农民的增收与农村的繁荣。经过5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宝山村已经从弱到强。2008年以来,全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两个地方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少人才支撑,是仍有一部分人民群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识不强。二是旅游淡季,当地总收入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四、对策分析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领导的职业和专业培训。呼吁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返乡,用已学知识帮助家乡发展。

2、加强乡村振兴专业咨询机构建设。乡村领导长期面临基层繁琐的工作,在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缺少实战经验而显得不知所措。

3.培育特色产业,挖掘特色产业背后可能带来的副产业。一是相关部门要指导和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找准产业发展着力点。二是依托本地旅游特色资源

4.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对于乡村文明建设、乡村环境整治,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高洞村大学生创业扶持: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府特派第一大队”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高洞村开展了以“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实地观测、交流访谈等一系列活动,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战略,学思想、助产业、谋发展。

一、背景调查

纳溪,是“中国酒城”泸州三大核心城区之一。全区有林业面积5.62万公顷,拥有竹林面积9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获得“四川省现代林业示范区——纳溪现代竹产业示范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称号。

截至2018年6月,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0多元,比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30万元。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达200人。

二,实践过程及方式

农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7月8日上午,下乡队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高洞村秀林香葡萄园开展活动。抵达目的地后,葡萄园庄主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并带领大家参观果园种植情况。近年来,纳溪区利用区位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活了农业发展潜能,带火了乡村旅游,推动了乡村振兴。

图 1秀林香葡萄园

图 2下乡队成员参观葡萄园

敢想敢做抓机遇,守正创新迎发展

无论身处繁华都市还是乡野山村,只要忠于自己的内心,生活都会很精彩。2008年,朱成霞随父母在老家开创了“秀林香葡萄园”,尝试种自己的葡萄。凭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踏实肯干的吃苦耐劳精神,秀林香葡萄园产出的葡萄粒大饱满、口感一流,赢得当地人民群众一众好评。

图3 秀林香葡萄园的葡萄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葡萄园“打卡”游玩,秀林香葡萄园也逐渐声名远扬。因其葡萄品质优良,宣传到位,加上果园庄主的创新型营销,葡萄园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现在,葡萄园面积已达200多亩,年收入也颇为可观。

图 4葡萄园所获成就

传承乡村文脉,展现乡村生活新面貌

朱成霞家庭果园内种、养、旅结合,不仅保护和改善了农场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农场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增收路。

朱成霞家庭果园是重点培育的家庭农场之一。据了解,纳溪区已培育指导“新型农民”注册登记家庭农场360个,其中省级示范场15个,市级示范场9个,区级示范场46个。农业发展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新路径初步显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民是主力军。纳溪区把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推手,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向种粮大户等农村新经济组织倾斜,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接受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图 5朱成霞父亲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了如下几个问题:

1、农民栽种受天气影响较大、无法实现自由增收。据了解,今年因泸州市雨水增多,导致葡萄产量下降,农民收入受到较大影响。

2、广大老年农民群体对互联网不了解,无法做到线上线下混合宣传。朱成霞女士在回乡创办秀林香葡萄园后,待葡萄园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后,就进城开拓业务。其父母留下照看打理葡萄园。而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对于葡萄园的线上宣传也仅限于政府支持和游客自发宣传,其效果有待提升。

3、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销售压力大。县城果商、酒商曾提出收购葡萄,但因其价格低于市场均价,庄主只能自产自销,采取零售措施销售产品,效率不高。

四、对策分析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

1、强化科技创新赋能。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2、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注重激发农民群众创新发展能力,培养一批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3、开展企业帮扶,做好“万企兴万村”工作。首先要把握好形势变化,转变好思路观念。用区域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既要讲情怀、讲奉献,也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政府的引导、市场的主导要结合起来,实现多方共赢、共同获益。(天府特派第一大队)


责任编辑:admin